在工业通风系统中,离心通风机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车间、矿井通风、空调系统等场景。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用户会遇到风机出现明显共振的问题,甚至伴随噪音增大、设备抖动加剧等异常现象。这类问题往往源于风机固定件的结构性缺陷或安装不当。本文将深入分析引发共振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一、固定件引起共振的主要原因
1. 基础结构不牢,导致风机与地基脱节
在安装离心通风机时,基础施工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如果水泥基础设计过轻、灌浆不密实或平面面积偏小,都可能造成风机基础与地基之间产生脱节现象。一旦地脚螺栓松动或机座连接不牢,整台风机就会失去原有的支撑刚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移、晃动,从而引发共振。
2. 底座或蜗壳刚度不足
离心风机的底座和蜗壳本身也承担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如果在设计或制造过程中忽略了对刚性结构的加强,底座与蜗壳会因长期承受振动而逐渐变形或松动。这种结构性薄弱使得风机在高速运转时无法有效吸收或分散振动能量,从而产生共振现象。
3. 进出口管道缺乏支撑或软连接
风机与进出口管道相连时,若未设置适当的固定支撑或软连接结构,当风机运行时,管道的晃动与风机机身产生耦合振动,尤其在大型通风系统中,这种机械联动加剧了共振效果。此外,硬性连接的管道还可能把设备的振动传导至整条管路,引起更大范围的系统共振。
4. 周边设施布局不合理
风机附近若存在刚性不足的支架、金属管线或其他设备,其结构共振频率与风机相近,也会在风机运转时被激发共振。这类“次生共振”虽然不一定源于风机本身,但对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二、处理与预防共振的方法
1. 加固基础,重新灌浆并紧固螺栓
针对因基础不牢或螺栓松动引发的共振问题,首要措施是对风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必要时重新灌浆,确保其与地基之间紧密结合。同时,对所有地脚螺栓进行加固与扭力校正,避免在风机运行中因振动导致进一步松动。
2. 提升风机本体的结构刚度
对底座或蜗壳刚度不足的风机,可通过加焊加强筋板或更换更厚材质来增强其整体结构强度。合理的结构设计与用材是防止设备结构疲劳的关键,从源头解决刚性不足的问题。
3. 安装管道支撑与软连接组件
为避免管道与风机联动振动,在连接部位应增加独立支撑,同时使用软连接件如橡胶波纹管或金属软管,起到吸振和隔离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减小系统整体振动,还能延长连接部件的使用寿命。
4. 调整周边设施布局或增强其刚性
对于与风机基础距离过近或刚度不足的周边设备,应进行结构加固,或适当调整其布置位置,尽可能避开与风机共振频率相近的设置区域,以降低系统共振的传导性。
【扫码联系我们】
手机:15539485098 15539456606
厂址: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西路37号